1、和寶寶面向同一邊
通常沒有幫寶寶剪過指甲的媽媽們,都會把寶寶放床上,正面對著寶寶剪,其實正常對著寶寶,因為視線角度的關係,反而會被指甲剪給遮住,所以容易因為看不清楚而剪傷寶寶哦!因此建議正確的姿勢,讓寶寶背對著你坐在你大腿上,然後用手臂把寶寶包住,給寶寶安全感,如果是要躺在床上剪,記得要和寶寶面向同一邊,這樣才會比較好剪哦!

2、抓住寶寶的手指
握住寶寶的小手,將寶寶的手指盡量分開,這裡有個小訣竅,按住寶寶關節的地方,這樣小手比較不容易動唷!

3、不可以剪到底
大多數的新手媽媽,都會幫寶寶的指甲剪很短,就連甲溝邊邊也會剪很底,在這裡很鄭正的和大家說,這是錯誤的!因為指甲剪太底,尤其甲溝邊邊剪很深,有可能會造成甲溝炎,所以絕對不能剪很底,至少都要預留個0.1公分左右哦,不然甲溝炎更是麻煩!剪完後,媽媽用自己的拇指肚,摸一摸有無不光滑的部分,如果有尖銳感的話,可以磨一下。

4、腳趾甲應剪一字形
腳趾甲應該要剪成「一」字形,主要是防止指甲嵌到肉裡去!元元小時候的腳指甲,就倒捲嵌到肉裡去,看了很心疼,所以大家記得,腳指甲要剪成一字型哦!

5、在餵奶或等寶寶熟睡時剪
新手媽媽如果怕剪傷寶寶不敢下手,可以在餵奶或等寶寶熟睡時剪,這樣寶寶就比較不會亂動,如果是在清醒時候剪,一邊和寶寶講話/唱歌,一邊剪,也可以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哦~~

 

注意事項^^
1、給寶寶用的指甲剪要選擇前部是鈍頭或是呈現弧形的小剪刀,再或者,坊間也有專門為寶寶設計的安全指甲剪。

2、大人不能和寶寶共用指甲剪,以防有傷口時細菌傳染的可能。

3、修剪時,剪刀不可以緊貼指甲尖處,以妨剪得過短或是剪到指甲下面的嫩肉,會損傷甲床。

4、如果指甲下方有污垢,不可用銼刀尖或其他銳利的東西去挖,用水清洗即可。

5、如果不小心剪到寶寶手指,要趕快用殺毒紗布或棉球壓迫傷口,直到流血停止為止,再塗抹一些碘酒消毒或消炎軟膏。

6、不能忽視寶寶的腳趾甲。 腳趾甲和手指甲比起來,腳指甲長得比較慢些,但是也需要定期修剪,大約每2周修剪一次,要特別注意的是, 相對於手指甲剪成圓弧狀,腳趾甲應剪成「—」字型,這樣可防止寶寶的趾甲嵌到肉裡去。

7、寶寶的手指周圍很容易長出一些小倒刺,媽咪們記住不可以用手去撕,因為不僅會撕掉皮膚角質,也很容易引起感染,導致甲溝炎等。長倒刺主要是由於指甲下面的皮膚得不到油脂的滋潤,或缺乏維生素、微量元素等原因,如果將橄欖油或含維他命E的乳液塗在寶寶的小手上,並進行按摩,就可以幫助防止倒刺的生成。 如果已經長出倒刺,處理方法是,先用溫水浸泡寶寶的小手,等指甲及周圍的皮膚變軟後,用消過毒的指甲鉗將倒刺剪掉,然後塗上一些有保濕作用的潤膚油,尤其要注意在寶寶指甲周圍也要塗一些唷。